“文墨载道传千古,诗书蕴意续华章。”3月18日晚,教育系2024级经典诵读比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。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徐玉卓,系主任宋睿,以及学生科、教务科相关老师出席活动,与教育系全体学生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,见证青春之声与千年文脉的碰撞。

《少年中国说》:激扬青春,呐喊时代使命
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!”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以《少年中国说》唤醒民族觉醒的呐喊,穿越百年时空,激荡于今日舞台。同学们身姿挺拔,气宇轩昂,他们身着医生、教师、工程师等不同职业的服装,以多元化的身份生动诠释了“少年中国”所蕴含的蓬勃朝气与无限活力。在激昂的音乐与绚烂的光影交织之下,同学们将梁启超笔下的家国情怀与理想,转化为新时代青年的热血誓言与壮志豪情。


《唐诗里的中国》:诗韵舞影勾勒盛唐风骨
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唐诗历经岁月沉淀,承载着古人的生活百态与情感哲思,以简洁而深邃的文字勾勒出无数动人画卷,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闪耀永恒光辉。同学们身着飘逸汉服,手持书卷,仪态优雅,以朗诵与舞蹈带领观众走进千年前的诗意大唐,领略华夏文化的璀璨光芒。


《惜时劝学》静水流深传承修身智慧
“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”《惜时劝学》宛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时光的维度,引领观众回溯至先哲们对光阴与学识的深沉思索。同学们以饱含情感的朗诵,搭配悠扬的古典音乐,徐徐展开这一场与时间和知识的对话。


《诫子书》父子书信传递千年智慧
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……”《诫子书》是诸葛亮一生智慧的结晶,也是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的典范之作,千年来滋养着无数后人的精神世界。比赛中,同学们以沉稳的群诵将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化为清风,吹散浮躁,滋养观众心田。


《琵琶行》弦音诗影共绘天涯孤旅
“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。”《琵琶行》用优美的词句和深沉的情感,勾勒出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沧桑。在同学们诵读与舞蹈结合的表演中,观众仿佛置身浔阳江畔,感受诗人与琵琶女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的惺惺相惜,领略《琵琶行》的深刻内涵与独特韵味。


《木兰辞》巾帼豪情演绎家国担当
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……”,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,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坚毅品质与传统美德。战鼓声中,同学们分声部朗诵重现《木兰辞》的传奇叙事。从“唧唧复唧唧”的婉转低吟,到“万里赴戎机”的慷慨高歌,木兰的飒爽英姿与女儿柔情被生动诠释,令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经典中的家国大义与孝道深情。


此次诵读活动不仅是一场声音的盛宴,更是一次文化的觉醒。当唐诗的平仄叩击青春心扉,当《诫子书》的箴言浸润学子胸怀,千年文脉在传承中悄然扎根。从舞台到课堂,从经典到未来,愿全体师生以诵读传递文化力量,在行动中沉淀精神底色。